浅谈新一轮的“抢人才”大战之多元人才体系
作者:丁道师 来源:搜狐 日期:2018-05-28 浏览
2018年春季以来,各省市开启了新一轮的“抢人才”大战,规模和影响力创近年新高。

先是西安启动“史上最宽松”人才户籍政策,进入3月更是利用互联网平台,加速人次落户效率。学历落户,落集体户的,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和学历照片,不需要提供纸质材料,即可办理落户。通过快递寄送给群众,实现一次不跑。相关的报道显示,户籍新政实施以来,西安新落户人口近40万!

西安的效率还如同4G时代一样快的让我们惊呼时,天津的户口政策实施效果更是秒杀西安。5月16日,天津市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“海河英才”行动计划,大幅降低了人才落户门槛。据天津公安官方网站介绍,本科生40岁以下,硕士45岁以下,博士不受年龄限制,只要持身份证、学历学位证,即可办理落户。据统计,自“计划”发布20小时内就有30万人登录并下载“天津公安”App办理落户申请。

与此同时,包括武汉、长沙等在内的多个城市最近一年启动了类似的人才新政。并且武汉在全国率先明确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,并出台提供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、让大学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%的价格买到安居房、以低于市场价20%的价格租到房等政策。

综合各地的人才引入政策,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的一条就是:本科学历可落户!

这几天有不少朋友和我探讨是否迁徙户口到相关城市,大家想到的第一利益出发点是“有资格买房了,以后房产能增值了”,连日来包括我的邻居在内的多位朋友已经落户西安等城市。
在我看来,把学历和人才划等号,这是一种狭隘的、过时的、缺乏科学的人才观,它从客观上限定了“人才”的认定和培育标准。这种以学历论人才来落户的政策落地,短期来看的确可以拉动房价提升财政收入,并且吸引大批人口入驻,但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地区的发展。

  学历不是唯一 人才体系早已经多元化

曾几何时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高考被誉为是“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”,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,对于很多城市来说,本科或者更高学历几乎可以作为人才选拔认定的唯一标准。

现在是2018年了,随着互联网和经济文化的发展,人才结构呈现了多元发展趋势,以学历论英雄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标准,早已经不能适用今天的人才培养和利用体系。

目前来看,中国各地的人才新政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经过调研分析而推出的,基本上都是通过以往的思路,来迎接不确定的未来。通过“学历标准”抢人的城市,也就没什么机会了,我不太建议刚刚毕业的年轻人,去这种城市工作生活。

以学历论户口 表面勤政实则懒政

如果我们现在还有城市靠学历标准引进人才落户,那么说明这个城市的管理者无法与时俱进。说难听点这是一种看似作为实则懒政的做法,也就是懒得推出创新人才机制,而沿用过往人才引入方式的行为。

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方式来评估认定人才,是一种稳妥起见不会犯错的方式,但同样也会错过很多特殊类的人才。这种方式,很有可能留下了几十万人才中坚力量,但错过下一个没有大学毕业的比尔盖茨、乔布斯、扎克伯格等超级天才。

在我看来,我们现在各地的城市管理者,要面对产业互联网和经济结构调整蕴含的巨大历史机遇,破除“唯学历论”的狭隘人才眼光,积极制定全新、科学的人才认定和引入体系。如此方能摆脱“跟随者”姿态,让更多种类型人才进入城市,助力城市发展。

那么在新时期,高端人才到底是什么?

以人才论户口我支持,但把学历和人才划等号我反对。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出现,激发了每个人内在的潜力,让那些没有学历的人也可以依托互联网为社会创造可观的价值。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?

高学历的人士当然是人才,但我认为像王宝强这种没有上过几天学,通过演艺和歌唱为群众提供快乐的娱乐明星也是人才;我认为在百度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爷,如果他的煎饼摊能获得4.5分以上的评价,那么他也是新时期的人才;我认为很多低学历但是消费能力强的土豪,为城市的内需增长做贡献也是人才;我认为大量各行各业的自由职业者,如果能为不同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一定价值,那他们也是人才.....

但以上种种人才都无法用统一、量化的标准去认定,所以没有哪个城市认为这些群体是“人才”。未来随着阿里巴巴城市大脑和云服务等技术的落地应用,我相信基于互联网相关积分、计算、分析体系,能够为360行的人才“背书”,反过来告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,到底哪些人是真正的人才,帮助到城市管理者制定智能的人才评估和引入体系。